五、黑根病 主要危害根部,后期显症,症状出现在侧根着生的部位,病部外皮为紫色至黑色,把根毛围住。一般在秋季多雨的年份发病较重。防治方法:发病初期可用72.2%的普力克700倍液,或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40%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灌根,每株灌药液250克左右。每隔7-10天灌根一次,连续灌根1-2次即可。发病初期也可以喷药,常用农药有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、72%霜脲·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72.2%普力克400倍液、15%恶霉灵450倍液等。
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
1、药剂拌种。用50%辛硫磷药剂与水和种子按1:30:400-500的比例拌种,用有机磷类药剂或用种子重量2%的35%志百威种衣剂包衣也可以。
2、毒饵诱杀。每亩地用25%辛硫磷胶囊剂150-200克,拌谷子等饵料5千克,撒于种沟中,亦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。
3、物理方法。有条件地区,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,减少害虫的发生数量。
4、生物防治。有条件的也可利用茶色食虫虻、金龟子黑土蜂、白僵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。
地下害虫是大棚蔬菜的大敌,危害种子、幼芽、根茎,造成缺苗,甚至毁种,导致农作物减产。
一、主要症状诊断
1、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,取食作物的幼根、茎白、地下部分,常将要咬伤或咬断,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,使幼苗枯萎死亡。
2、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,咬食种子、胚芽、根茎,危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,导致死苗、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。
3、蝼蛄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,并取食嫩茎、根,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,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,形成隧道,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,造成幼苗凋枯死亡。
4、地老虎幼虫食性很杂,白天潜伏在土中,夜晚出土危害,危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,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条,甚至毁种。
姓名: | 冼经理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8928779168 |
业务 QQ: | 1526274805 |
公司地址: | 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北192号602 |
电话: | 020-81682680 |
传真: | 020- |